“诵国学经典 品盛世文明"第一期《琵琶行》
编号 | 2019030536 | 服务区域 | 河口街道 |
服务地点 | 河口区黄河广场 | 所属团体 | 东营市胜利二中志愿服务队 |
联系人 | 唐* | 联系电话 | 1369546**** 1369546**** |
服务时长 | 2小时 | 活动日期 | 2019-05-18 15:30:00 至 2019-05-18 17:30:00 |
活动日期:2019.05.18 15:30——2019.05.18 17:30 服务时长:2小时 参加活动人员:楚瑷玮、于思颖、钟婧茹、伍文杰、张嘉耀、李泉清、杨琦骏、代靖萱、王嘉琳、邢屹伟、谢萧洁、刘芷玥、贾晨旭、吴晓蔓、刘一帆、韩悦琦、夏云海、毕楚林、李美婧、周冰池、张国瑞、徐超逸、刘睿宽、张媛媛、谯紫翎、王钰琦、刘楚涵、王韦杰、毕海涛、张茂源、常照丽、荆志成、鲁新峰、黄庭萱、代浩然、郭方宇、唐顺翠 活动总结: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金钱物质冲斥着人们的精神领域,本该在经济发展物质文明进步的历史时期文化应有更高的发展,更加繁荣的时期,可是我们古老的民族文化却被遗忘被遗弃被毁灭,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悲哀,一段历史一种文明的不幸。现今每个城市都是高楼林立,千篇一律,而我们却以此为荣,君不见古人的玉宇楼阁、琼楼宫阙却有着最为经典的文化底蕴,被西方人所遵崇。中华民族拥有一个巨大的精神宝库,古代的神农尝百草、大禹治水、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现在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鲁迅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旋律。因此,我们需强调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美德,使人们做到内心的充实,有了民族底气,有了文化底蕴,面对各种文化的渗透,才不会迷失方向,丧失中国人的本色。想我泱泱大中华之所以能在数百年来的战乱中屹立不倒,中华儿女能坚定信念、浴血奋战、前仆后继、宁死不屈,就是因为我们有积淀深厚的文化及其延伸出的可贵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大义。 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强大的精神力量,是民族繁衍生息的根基和血脉,是国人安身立命之根,是国人潜移默化的的行为准则,构筑了人们丰富的精神世界,同时也规范了人们的行为方式,直到现在仍然影响着我们的为人处事。中国梦正是这个时代的主题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成果,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本。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始终从中华民族最深沉精神追求的深度看待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弘扬传统文化有利于传承民族精神内涵。台湾作家龙应台曾说:“一个人从远处走来,他的举手投足,她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便是文化。”而这些文化烙印正是由传统文化习俗习惯给我们打上的。比如中秋团圆赏月,以月的盈满寓意人的团圆;端午节龙舟大赛表达对屈原这位忠义之士的祭奠......只有真正了解并弘扬这些传统文化的内涵,这些优良的传统习俗才能得以流传,民族文化的归属感才能得以凝聚。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民族的魂灵,是民族力量的源泉。文化的发展对国家发展和命运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曾在一篇文章中读到这样极富哲理又震撼人心的话语:“现在到了一个谈文化的时代,要以文化的执着,文化的担当,文化的自觉,文化的尊重,传承民族文化的精华。”诵读经典将使我们的情怀优雅起来;气质美丽起来;灵魂高贵起来;生命丰满起来;为我们的审美观确立标准;世界观奠定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要关心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华章! 活动总结:于思颖 加一小时工时 整理上传:楚瑷玮 加一小时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