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2--23日红柽柳公益善哥助学发放春季助学款之沂水临朐篇
编号 | 2021025350 | 服务区域 | 沙沟镇 |
服务地点 | 沂水县沙沟镇、临朐县山旺镇、寺头镇、九山镇 | 所属团体 | 东营市红柽柳公益事业发展中心 |
联系人 | 张* | 联系电话 | 1358997**** 822**** |
服务时长 | 20.5小时 | 活动日期 | 2021-05-22 08:30:00 至 2021-05-23 18:00:00 |
20210522红柽柳公益事业发展中心,酝酿多日的“善哥助学″之进山活动,今天予以实施。经过前期准备工作的落实和资金筹措,于上午九点半在东城伟浩御景南门集合签到。兵分两路,一组由负责人张惠带领郭向林、田爱珍三人,二组由李祥永带领四人,分别从东城出发,开始了本次活动之旅。车辆行驶在去往山区的大路上,本次活动是去年收缴的助学款,由于去年疫情的缘故,未能给予发放,今天是先补发去年的,今年的将于10月份收取,到时再来送一次。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路程,目的地快要到了,下了高速,我们眺望远处巍峨的群山,它在阳光照映下,像是披上了金黄色的外衣,显得格外美丽。车子行驶在山间公路间,仰望群山,只见那嵯峨黛绿的群山,满山蓊郁荫翳的树木与湛蓝辽阔的天空,缥缈的几缕云恰好构成了一幅雅趣盎然的淡墨山水画。
只见山路蜿蜒,不宽的路径,两边青草,野花,树木,高高低低,错落有致。那青葱的草儿,或齐膝,或只跟脚面高度一样。草从里,有蟋蟀和蛐蚰的奏乐,他们变换着节奏,时长时短。不知在哪棵树上的鸟儿,不甘寂寞,嘹亮的鸟鸣破空而来,似乎相遇蟋蟀和蚰蛐儿们一争高低。眺望着远处的山,山山相连,连绵起伏。山腰盘旋的那曲折险峻的实木栈道,如缕缕飘带缠绕在绿水青山之中,成为一道独特神奇的轻纱帷幔,精致而婉约地绘成了一副山水画卷;粗旷的山峦,敦厚的蜿蜒曲折的蜓道,别样的情趣,万般风情,不知是人在景中走还是景随人流动。极目远眺,我们发现此处山的云雾,一点也不比其它山的逊色,远处,流云泻动,近处也是雾气缭绕,对面的山峰隐隐约约、若隐若现。任雾气轻轻的缠绕,钻进我们的发间,钻进我们的眉宇,供我们畅快自由地呼吸,仿佛进了人间仙境,让人陶醉……
根据活动按排,我们一组首先走访了潍坊市临朐县山旺镇落(洛)地村曾同学和山旺镇龙港村李同学家,为他(她)们送去了助学款和红柽柳公益组织及资助人的拳拳爱心。进入两户走访未曾见到孩子,他(她)们都在校学习,曾同学是一位高三学生,另一位李同学,是一位大一学护理专业的学生。他(她)们的母亲都热情接待了我们,并介绍了各自学习情况和家庭情况志愿者每到一处,严格按照程序发放,首先让家长和孩子在发放表上签字按手印,然后发放助学款,并对发放情况进行跟踪拍照,依此反馈给资助人。这样一来保存资料,二来向爱心资助人反馈。我们为两位孩子发放完助学款,并且与家长合影留念。
13:10我们驱车,赶往寺头镇中黄山村杨同学家和第二组汇合。13:30当我们赶到杨同学家中的时候,第二组志愿者正在热火朝天地炒菜做饭呢,满满一桌子丰盛香喷喷的菜,只见老人和杨永晶的爸爸,非常高兴地欢迎我们的到来,我们的志愿者为杨同学发放了助学款并和他们祖孙三人围坐在一起,共进午餐,其情景和谐快乐,其乐融融……
午餐过后,我们陪着老人和孩子以及其他爸爸聊天,从家庭情况到杨同学的爸爸工作情况,聊得非常热闹,唯有杨同学闷闷不乐,了解到原因后,志愿者与其促膝谈心,力争打开他的心结,为早日返回校园努力劝导着……
简单的午餐过后,15:00我们告别了杨同学家人,两组一起又踏上了,去临朐县九山镇初级中学的路程,为这里的16位受资助的孩子,集中发放助学款。九山中学的联系人李老师热情迎接我们,并全程陪伴我们今天下午进山入户走访。15:40左右受助孩子及家长陆续到校,我们来到一活动教室,等待着家长和孩子们的到来。16:00人员到齐后,负责人张惠,首先介绍了一年多没能及时发放助学款的原因(因去年疫情),导致我们拖了这么长时间,对此家长和孩子们非常理解;其次我们志愿者逐一作了自我介绍;最后张惠嘱咐孩子及家长,收到资助款后,第一时间给你的资助人,.com,-打电话告诉他(她)款已收到,并回复一些感谢的话语等。发放工作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孩子和家长认真地填写着各项信息,并郑重地按着手印,志愿者按程序认真履行着发放要求,拍照合影留下精彩瞬间和珍贵的活动资料。17:00发放完成后,我们告别了受助孩子和家长,分两组继续踏上了发放助学款的路程。我们一组在李老师的带领下,继续进山逐户(人)发放。山路崎岖不平,蜿蜒曲折,陡坡度、转弯度太大,非常危险难走,使人胆战心惊,不寒而栗。志愿者田爱珍非常小心翼翼的驾驶车辆,艰难的行驶在盘山路上,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车辆于18:00到达了半山腰中的九山镇后沟村,看望了这里的一名受助孩子,并送上了资助金。车子继续向山顶上奔驰,爬过了一座座山坡和陡峭的山崖,车辆于18:35分到达了王家北沟村姚同学家,只见家人在做晚饭,见到了我们的到来,停下了手中的活,同志愿者热热的打起了招呼。这位姚同学是我们的志愿者田爱珍,多年来资助的对象,这次亲自驾车而来,除去资助金外,还为她送上了学习用品(背包、笔、笔记本)和日常生活用品(4大桶洗衣液)。资助金和生活用品交接完成后,由于天已暗下来,我们迅速与家人拍照留念,离开姚同学家返回山下,去走访另一位受资助的于同学。19:10分我们告别了姚同学家,沿着崎岖的山路返回九山镇,走访今天最后一位孩子于同学,她是大山深处的王家北沟村人,现随母亲租居于镇上的出租房内,因母亲在镇上打工,现她在九山镇小学读书,学习比较优秀,是一位好孩子。将资助金交接完成后签字、拍照留念,冒着黑夜离开了于同学家,20:00返回九山镇一憩息的小旅馆,渡过山里之行的夜晚,结束今天的志愿服务活动。
在此,感谢另一组的志愿者不辞辛苦,为大家做出可口的饭菜。最后特别感谢九山镇中学的李老师和所有参加今天活动的志愿者们,大家辛苦了。
东营市红柽柳善哥助学开展10多年来,先后与临沂市 名孩子结对助学。受疫情影响,2020年未能前往看望这些孩子们。本次计划用2天时间把助学款送到孩子们手中。经过10多天的筹备和多方联络,5月22-23日成行。
22日是今年温度最高的一天,最高温度34摄氏度。9:30时,志愿者们已全部集结,分工完毕,分2组向临朐县进发。志愿者张慧、郭向林、田爱珍一组,由田爱珍驾车。
志愿者李祥永、陈秀芳、杨伟国、张美英一组,由陈秀芳驾车。第一站,志愿者来到临朐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给救助学生樊同学送上助学款,樊同学在学校学习车辆维修技术,是一个体型消瘦的男生,稚嫩的脸颊写满真诚,健康而阳光。第二站来到杨同学家,今天凑巧是全家都在家,年迈的爷爷听力下降,腰间盘突出,早早来到路上迎接志愿者们。爸爸是退役军人,平时在青岛打工,对孩子关注少,昨日专门从青岛赶回家与志愿者们见面。平时是祖孙二人在家。消瘦的杨同学处于叛逆期的年龄,不喜与人沟通交流,对志愿者们的到来内心是喜悦的,给志愿者们展示了在石头上作的精美绘画,乐于做一些类似搬桌子、拿东西之类的琐事。为陪爷爷一起吃饭,志愿者们自带了蔬菜馒头,自己动手做了满满一桌饭菜。
阳光炙热,水龙头安装在室外小院里,志愿者陈秀芳细心清洗着盘碗餐具,张美英洗菜摘菜,李祥永切菜配菜,杨伟国大厨掌勺炒菜。厨房漂出的柴火炊烟给小院增添了烟火气和亲情味道。
中午13:12时,10名志愿者全部到达 杨同学家,志愿者张惠首先来到杨同学面前,关切的问询了解孩子近况和所思所想,然后,志愿者们与杨同学一家吃团圆饭。爸爸一边吃饭一边和志愿者们介绍孩子近况和内心的焦虑。志愿者张惠介绍了之前接杨同学到东营家居半个月的情况,大家都希望杨同学能和人多沟通多交流。希望爸爸多关注孩子成长。
饭后, 杨同学和全家人依依不舍与志愿者们道别。迎着太阳,志愿者们再次踏上助学的征途。下午第一站九山初中。王老师热情的接待了志愿者们。该学校有7名被救助的学生,志愿者一行向救助学生和家长、老师们讲解了此行目的,并作自我介绍,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发家致富,改善困境。并把助学款一一送到孩子们手中。老师也向志愿者们介绍了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徐千惠小朋友学习成绩始终保持年级前五名。……,学生家长关心并询问了此次没有前来的其它志愿者们。
与孩子们一一道别,志愿者们离开九山初中,按照分工继续助学活动。
志愿者李祥永、陈秀芳、杨伟国、张美英驱车来到临朐县九山镇南店村吴同学家中走访贫困学生,吴同学是一名五年级学生,患有肾病综合征6年整,诱发激素性白内障。高昂的药物致使家庭入不敷出,靠举债、贷款、救济维持。走访结束,志愿者们综合吴同学家庭状况,讨论是否符合救助条件。活动持续到20:00时夜幕降临,结束了一天的助学活动。
23日天气阴,小雨,山中的气温较东营体感温度低一些。7:30时,志愿者们驱车开启助学新一天。天空下着小雨,柳絮在风的助力下飘扬似雪。第一站来到九山镇宋王庄小学,与学校老师汇合后,在老师的引领下来到苇场村张同学家进行回访。车子在山中道路随弯而行,12岁的孩子身高不足1.4米,读小学五年级,下半年将入读初中,学校住宿。张同学家里房屋随旧,却是鸡鸭羊狗猫俱全,是个热爱生活的家庭,腿伤见好的父亲离家在外打工,姐姐高中选择辍学打工,妈妈在家照顾2个孩子和家中年迈多病的老人。对于衣食无忧的旅行者而言,这里是自然风光旖旎,对张同学尤其是她母亲而言,大山困住的不仅是身体,更是知识的困乏和与现代社会发展步伐的脱节。
离开张同学家,志愿者们来到东王庄村孤儿宋同学家,一个六年级男生,双亲于2年前双双早逝,跟随改嫁的奶奶在山头另一边生活,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凄凉,让宋奶奶难以走出失去儿子儿媳的痛。担心无法陪伴孩子到成年。志愿者们详细了解了宋同学家庭状况,把助学款送到孩子手中。当地公益组织也向宋同学伸出援手之手。
有限的助学款或许无法让孩子们彻底改变生活的困境,但是爱的一种传递方式,愿有限的助学款温暖孩子幼小的心灵,点燃孩子们生活的希望。
2021年5月23日,红柽柳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的七位志愿者,继续在山区发放助学款,他们在九山镇下榻的旅店附近,匆匆吃过早餐,于7:30准时身穿红柽柳志愿马甲签到,开始了今天的志愿服务活动。活动负责人张惠,临行前对昨天的活动,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并对今天的活动进行了布署分工,强调了注意事项。大家领取任务后,各自驱车踏上了志愿服务的路程。
今天我们一组,主要是到临沂市沂水县沙沟镇上流庄村,为十二名资助孩子,集中发放助学款,车辆行驶在去往沂水县沙沟镇上流庄的道路上。当我们到达上流庄清真寺的时候,当地的联系人丁老师和家长及受助学生,已经在清真寺门口等候好久了,家长们看到志愿者非常高兴,热情的欢迎我们的到来,并直言说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帮着孩子们。按照先前的安排,我们围着一圈摆好座位,让家长和孩子们坐下,负责人张惠,首先介绍了一年多,没能及时发放助学款的原因(因去年疫情),导致我们拖了这么长时间,对此家长和孩子们,非常理解;其次我们志愿者逐一作了自我介绍;最后让孩子们作了介绍。这样介绍完情况,相互了解后,负责人张惠,从孩子和家长的心理学角度,深刻阐述了我们这次发放助学款的意义,孩子的心理变化,以及家长今后如何教育孩子,引导孩子如何有健康、阳光心态等方面知识,从而拉近家长与孩子的距离,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等问题,进行了心理教育。结合这次发放助学金,反复嘱咐家长和孩子,一定要及时给资助人反馈领到了助学款,打电话汇报一下助学款已经收到了,汇报一下孩子们的学习情况,让资助人放心。然后,志愿者和家长、学生一起拍照合影。志愿者田爱珍开始逐个喊着孩子们的名字发放助学款确认名字、学生签字和按手印、家长签字和按手印,志愿者郭向林负责拍照,留取孩子签字和手持助学款的照片,一来保存资料,二来向爱心资助人反馈孩子们的信息,这样更有效的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真正让资助人的血汗钱用在孩子身上,做到信息公开化,发放工作透明化,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在助学金发放过程前,负责人张惠的讲话,使两位受助孩子深受教育,痛苦流涕,接受完资助款后,主动与张惠联系,回去就给资助人打电话,并写封一信,并附上自已的两个小小心愿,她还为资助人,画了一副心目中阿姨的形象,非常逼真。负责人张惠答应了她的要求,并在活动结束后,冒雨、绕路,取回了孩子给资助人的信件,准备交给资助人。
最后,引用我们的志愿者,“花开富贵”助学后发表的感言体会,结束我们的这次发放资助活动。
一一助学有感:孩子像花朵般娇嫩,困境中的孩子犹如经历过一场风霜雪雨的洗礼,或身患重疾或失去亲人,或家中父母大病至贫。多数孩子选择了坚强,努力学习,成绩优异;有的孩子选择放弃变的意志消沉。爱心人士的助学犹如冬日暖阳,试图照亮孩子内心世界,点燃对生活的希望,短短几句话可以震撼孩子幼小的心灵。有限的助学款或许是孩子家庭一个月的生活费,或许是孩子乘坐校车的费用,对孩子生活的改变不会启动太大的作用。然而,国家助贫政策、多方爱心人士伸出的援手之手,彰显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精神和社会爱心人士爱心传递的正能量。2021,每个人都了不起,包括这些困境中的孩子,党和国家关注着你们,多方社会爱心人士关注着你们,希望你们能在逆境中选择坚强,勇敢面对,壮大自己,长大有力量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关爱那些需要关爱的人。
志愿者张惠活动前利用晚上时间,给12个家庭打电话,通知发放时间,非常辛苦,活动前期招募志愿者,策划发放路线,安排发放事宜,工时象征性记录1小时。
志愿者郭向林、张美英负责活动中拍照、组织文字材料,书写活动总结,工时象征性分别记录1小时
活动时间:2021年5月23日7:30-18:00
活动地点:沂水→东营
志愿者兼司机田爱珍,全神贯注地驾驶车辆,保证其他志愿者安全,非常辛苦,工时象征性记录1小时。
活动时间:2021年5月22日9:30-20:00
活动地点:沂水、临朐
活动负责人:张惠
活动审核上传:王霞1小时